從紅纓子高粱種植基地面積看,今年優質醬酒還將保持稀缺。
“高粱供不應求,下半年價格一定會漲?!?/span>
6月10日,遵義市(仁懷市)酒業協會聯合紅纓子高粱協會達成紅纓子高粱專家委員會成立意向。次日,紅纓子高粱協會會長涂佑能在走訪紅纓子高粱種植基地時,表達了上述觀點。
涂佑能此番觀點背后有著怎樣的依據?兩大協會聯手,又透露出什么信號?
?
兩大協會攜手管控“高粱亂象”
“今天是遵義市(仁懷市)酒業協會和紅纓子高粱協會的一小步,但往后幾年來看,將是醬酒行業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不容忽視的巨大舉措?!痹谧咴L紅纓子高粱種植基地時,涂佑能對成立紅纓子專家委員會的意義進行了說明。
遵義市(仁懷市)酒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呂玉華透露,成立專家委員的想法最早可追溯到2019年,前期由于協會工作重心主要放在醬酒推介上,成立的進度較慢?!?/span>但現在已經到了產區發展關鍵時刻,釀酒原材的管控刻不容緩?!?/span>
據悉,遵義市(仁懷市)酒業協會2020年、2021年都成立了專家委員會走進酒企指導生產,走進酒企時發現,有極少部分酒企一二輪次出酒率低,四輪次后甚至不出酒。經過調研分析,并與紅纓子高粱協會進行深度探討后,終于找出原因,除釀酒工藝不規范外,釀酒原料也出現了問題,部分企業所使用的高粱并非本地高粱,引發“高粱亂象”。
涂佑能介紹,當前部分醬酒企業使用的高粱中仍有摻有外國進口高粱,主要來自美國與澳大利亞。研究發現,來自美國的高粱皮薄、淀粉含量低,無法無法滿足醬酒“12987”工藝要求;而來自澳大利亞的高粱皮厚且硬,所需蒸煮時間長,與紅纓子高粱一起使用不僅出酒率極低,甚至還會影響到原本紅纓子高粱的出酒品質。
由于某些唯利是圖的糧販將其摻入紅纓子高粱中并售賣給酒企,導致部分酒企生產環節所用高粱良莠不齊,酒體質量下降。呂玉華表示,一般企業難以判斷紅纓子高粱與美國高粱、澳大利亞高粱之間的區別,這也是此次成立專家委員會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據了解,專家委員會成立后,專家組將對紅纓子高粱種植基地及其所產高粱的去向進行登記,完善醬酒釀造體系的溯源,以保證酒企原糧使用的安全。
?
300萬畝高粱供不應求
從紅纓子高粱種植基地面積看,今年優質醬酒還將保持稀缺。
據悉,目前貴州省紅纓子高粱種植面積總共300萬畝,每畝產量最低500斤,最高可達1000斤。專家調查統計后得出平均畝產高粱700斤,意味著2021年紅纓子高粱收成最多可達105萬噸。但即使這些高粱全部用于釀造大曲坤沙醬酒,也只能滿足產酒42萬噸(按照每斤醬酒消耗高粱2.5斤計)。
桐梓縣貴粱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吳傳喜透露,公司今年共發放種子13.52萬斤,目前摸底實際成功面積約11.93萬畝?!敖衲陮嶋H面積相比去年增加可能性不大,甚至有可能降低,意味著2021年整個貴州省紅纓子高粱種植面積可能達不到300萬畝”,吳傳喜表示。
中國聯通大數據首席科學家、產業互聯網專家委員會主任范濟安曾估算,2020年中國大曲坤沙醬酒只有30萬噸,其中有25萬噸在遵義地區。
從數據對比看,大曲坤沙醬酒只占醬酒的50%,意味著使用今年紅纓子高粱釀造大曲坤沙醬酒超過30萬噸的可能性較小,也表示,雖然目前多數醬酒企業都在擴充產能,但是紅纓子高粱種植面積跟不上,產能無法在短時間內提上來。
值得注意的是,云酒頭條(微信號:云酒頭條)在走訪中了解到,國臺、釣魚臺、勁牌等酒企,去年就已著手收購紅纓子高粱,并放置在旗下的高粱公司倉庫,今年還將繼續收購紅纓子高粱,釀酒時則使用去年收購的陳糧。
涂佑能解釋道,高粱堆積一年陳化后,其表皮會變得更加緊實,但其生物活性基本不變,這樣的高粱用來釀酒,口感會更好。
中國白酒工藝大師、原貴州珍酒集團董事長陳孟強也曾表示,陳糧與新糧在生產基酒時的工藝基本相同,但又有細微區別?!?span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max-width: 100%; max-inline-size: 100%; cursor: text; caret-color: rgb(255, 0, 0);">按照傳統工藝,陳糧與新糧相比,皮質更緊實,在一二輪次生產基酒的過程中,用水量保持傳統用水量即可,新糧則需要在傳統的基礎上減少一定用水量,否則就會出現一二輪次酒酒體淡薄的情況出現。”
此外,云酒頭條(微信號:云酒頭條)獲悉,名優酒企都有提前儲備紅纓子高粱的計劃,一是為了保證酒體質量,二也是為防止高粱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減產對基酒生產造成不良影響。
由于名優酒企陳糧的存在,今年貴州醬酒產能增加的可能性極大,但如果不解決高粱種植面積問題,醬酒產能始終無法做到大幅度提升,如果高粱種植面積減少,產能將停滯不前甚至后退。
?
高粱漲價已成定局
關于如何解決高粱種植面積緊張,無法大幅增加的問題,桐梓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體強認為,只有提高收購價格,讓種植戶看到利益,種植戶才會主動增加高粱種植。
陳體強表示,目前桐梓縣縣委縣政府大力推動紅纓子高粱種植,并成立專辦組,由縣長擔任組長親自抓生產種植,免費發放種子、肥料?!暗N植戶種植積極性依舊提不上去,原因就在收購價格上?!?/span>
據了解,桐梓縣某些種植基地內,紅纓子高粱畝產平均500斤,而玉米平均產能能達到1000斤以上。畝產差距較大的同時,收購價格也有明顯差別。在某報價網平臺上,貴州省丹寨縣玉米(含水量15%)6月13日收購報價為3000元,6月15日為3200元,目前還有走高趨勢。
從收購價格看,每畝紅纓子高粱收益相較玉米而言,直接經濟效益方面優勢仍不算明顯。農戶種植玉米的經驗要多于高粱,經濟效益差值小的情況下,農戶更愿意選擇種植經驗更加豐富的玉米。
從經濟效益來看,從農戶手中收購高粱的價格如果不上漲,勢必會打擊到農戶的種植積極性,進而影響到高粱整體的種植面積,在陳體強看來,提高收購價格可謂勢在必行。
另一方面,供求關系的改變也將影響高粱收購價格。“下半年紅纓子高粱供不應求情況一定會發生”,涂佑能也表示,主要原因是赤水河沿岸各個產區的酒企都在推進產能擴張,仁懷產區酒企產能擴張更加明顯,但高粱種植面積擴張速度遠不及酒企產能擴張需求,供大于求勢必會造成漲價情況的出現。
依照仁懷市“十四五”規劃綱要,當地未來將建立高效有機原料保供體系,建立醬香酒釀造原料交易市場,確保仁懷醬香酒原料供應。到2025年,實現有機高粱種植面積達30萬畝以上、產量達10萬噸以上,同時加快發展倉儲物流,建成30萬噸有機高粱倉儲項目。
而在此次調研中,專家委員會也就高粱供求緊張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意見:
盡快落實細分工作,專家組成員將走進企業、種植基地進行技術指導,幫助種植戶提高產量與質量;
與相關部門進行對接,擬推出紅纓子高粱收購指導價,保護種植戶利益,提高種植戶種植積極性;
規范化管理種植基地之后,幫助相關酒企進行紅纓子高粱采購對接,提高產區紅纓子高粱的質量,保證產區高質量發展。
可以預見,下半年紅纓子高粱漲價之勢基本已定。未來,專家委員會的成立,及一攬子改善方案的落地,能否推動當地醬酒產業更加良性、有序發展,仍有待進一步觀察。